完美解决 ProXmoX VE升级 apt-get update

解决方法

vim /etc/apt/sources.list.d/pve-enterprise.list

注释掉

#deb https://enterprise.proxmox.com/debian/pve stretch pve-enterprise

也可以直接删除掉

rm -f /etc/apt/sources.list.d/pve-enterprise.list

echo “deb http://download.proxmox.com/debian/pve stretch pve-no-subscription” > /etc/apt/sources.list.d/pve-install-repo.list

wget http://download.proxmox.com/debian/proxmox-ve-release-5.x.gpg -O /etc/apt/trusted.gpg.d/proxmox-ve-release-5.x.gpg

apt update && apt dist-upgrade

官方文档:

https://pve.proxmox.com/wiki/Install_Proxmox_VE_on_Debian_Stretch

之后就可以正常使用

apt update && apt dist-upgrade

升级完成后,可以执行pveversion -v查看下最新的软件版本。然后执行reboot重启物理服务器

ubuntu sudo update与upgrade的作用及区别

每个LINUX的发行版,比如UBUNTU,都会维护一个自己的软件仓库,我们常用的几乎所有软件都在这里面。这里面的软件绝对安全,而且绝对的能正常安装。

在UBUNTU下,我们维护一个源列表,源列表里面都是一些网址信息,这每一条网址就是一个源,这个地址指向的数据标识着这台源服务器上有哪些软件可以安装使用。

编辑源命令: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在这个文件里加入或者注释(加#)掉一些源后,保存。这时候,我们的源列表里指向的软件就会增加或减少一部分。

获得最近的软件包的列表:(列表中包含一些包的信息,比如这个包是否更新过)

sudo apt-get update

这个命令,会访问源列表里的每个网址,并读取软件列表,然后保存在本地电脑。软件包管理器里看到的软件列表,都是通过update命令更新的。

update后,可能需要upgrade一下。

sudo apt-get upgrade

这个命令,会把本地已安装的软件,与刚下载的软件列表里对应软件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已安装的软件版本太低,就会提示你更新。如果你的软件都是最新版本,会提示:

升级了 0 个软件包,新安装了 0 个软件包,要卸载 0 个软件包,有 0 个软件包未被升级。

总而言之,update是更新软件列表,upgrade是更新软件。

注解:一般在执行 sudo apt-get upgrade 命令之前需要先执行一下 sudo apt-get update  —-其实和windows下的软件检测更新是一样的,需要更新的会帮你自动更新并安装好


在线直接安装的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软件名称

apt-get update 指令会同步使用者端和APT 伺服器的RPM 索引清单(package list),APT 伺服器的RPM 索引清单置于base 资料夹内,使用者端电脑取得base 资料夹内的bz2 RPM 索引清单压缩档后,会将其解压置放于/var/state/apt/lists/,而使用者使用apt-get install 或apt-get dist-upgrade 指令的时候,就会将这个资料夹内的资料和使用者端电脑内的RPM 资料库比对,如此一来就可以知道那些RPM 已安装、未安装、或是可以升级的。

Ubuntu18.04下更改apt源为阿里云源

看见Ubuntu新出了18.04版本感觉不错,装一个玩玩,虽然有很多教程可以参考,但我也给出一个不是很一样的方案吧,尽量解释的详细一点。

为了下载更方便,速度更快,我们往往在使用Linux系列系统时修改apt源为国内的源,一般选择有阿里云,豆瓣之类的,下面简单说下如何更改为阿里云源。

1.复制源文件备份,以防万一

我们要修改的文件是sources.list,它在目录/etc/apt/下,sources.list是包管理工具apt所用的记录软件包仓库位置的配置文件,同样类型的还有位于 同目录下sources.list.d文件下的各种.list后缀的各文件。

命令如下: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2.编辑源列表文件

命令如下:

sudo vim /etc/apt/sources.list

如果报错:sudo:vim:command not found    说明没装vim编辑器

使用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安装即可

3.查看新版本信息

其实Ubuntu18.04版之前的任一版更改apt源为国内源方法早就有了,内容大同小异,我们应当掌握其规律了,其实每一版内容不同的地方就是版本号(或者官方一点的说:系统代号),所以我们先了解下新版本的系统代号:

使用如下命令:

lsb_release -c

得到本系统的系统代号,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新版本的Ubuntu系统代号为bionic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得到之前任意版本的系统代号:

Ubuntu 12.04 (LTS)代号为precise。

Ubuntu 14.04 (LTS)代号为trusty。

Ubuntu 15.04 代号为vivid。

Ubuntu 15.10 代号为wily。

Ubuntu 16.04 (LTS)代号为xenial。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百度出来的那么多方案里面内容不尽相同的原因,因为他们更改apt安装源时用的系统不一样。

4.将原有的内容注释掉,添加以下内容(或者你把里面内容修改成下面的就可以,但是不能有除了以下内容的有效内容)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值得注意的是sources.list文件的条目都是有格式的(通过上面的内容大家也看的出来),一般有如下形式

deb http://site.example.com/debian distribution component1 component2 component3deb-src http://site.example.com/debian distribution component1 component2 component3

所以后面几个参数是对软件包的分类(Ubuntu下是main, restricted,universe ,multiverse这四个)

所以你把内容写成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propos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bionic-proposed universe multiverse

之类的也是可以的,之前我有这个疑惑,所以在这里一并告知和我有一样疑惑的朋友。

5.更新软件列表

运行如下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6.更新软件包

运行如下命令:

sudo apt-get upgrade

为什么买到的硬盘容量比实际标注要小

为什么买到的硬盘总是比标的容量要小,这个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因为我们在做监控项目时,在计算硬盘时,往往会按照硬盘的标的容量来计算,而不是深究它的实际容量,一个4TB的硬盘,它的实际容量往往只有3.7TB这样,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看下。

一、为什么硬盘标注的容量与实际容量不一样

我们购买硬盘时会发现,硬盘实际的容量会比参数标注的小,例如购买4TB硬盘使用时,点击电脑属性查看硬盘容量,发现容量仅3.72TB,与4TB容量相差0.28TB之多,如果我们在监控项目中,使用的硬盘数量较多的话,那么这个差距就很明显了,这不是骗人么?

硬盘容量涉及十进制和二进制算法之间的换算。其中硬盘厂商为了便于计算采用十进制算法,而电脑则采用二进制算法,它们之间需要进行转换计算。

硬盘厂商十进制计算:

4TGB=4000,000MB=4000,000,000KB=4000,000,000,000Byte

操作系统实际二进制计算:

4000GB=4096,000MB=4194304000KB=4294,967,296000Byte

1GB的实际字节(Byte)计算:

1GB=1024MB*1024KB*1024Byte=1,073,741,824Byte

那么4TB实际容量:

4000,000,000,000Byte/(1024MB*1024KB*1024Byte)=3725.29GB=3.72TB

所以,4TB的硬盘容量,我们实际上只能算上3.7TB,这个在监控项目中我们务必要注意。

二、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

根据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可以衡量一块硬盘质量的优劣。因此,了解一下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十分必要。

① 容量

硬盘的容量大小是衡量一块硬盘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用户购买时最为关心的参数。硬盘的容量是由盘面数(磁头数)、柱面数和扇区数所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硬盘容量=盘面数×柱面数×扇区数×512B。在硬盘内部往往有多个叠起来的磁盘片,因此,硬盘容量还可以这样计算:硬盘容量=单碟容量×碟片数。

硬盘的单碟容量对硬盘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单碟容量越大,硬盘的密度就越高,磁头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读取到的信息就越多。因此,在硬盘总容量相同的情况下,要优先选购碟片少的硬盘。

很多用户经常会对硬盘容量的大小感到迷惑,为什么标称的容量与计算机中实际显示的大小不同呢?这主要是由于换算单位不标准、不统一造成的。目前有以1MB=1024KB来标称的,也有以1MB=1000KB来标称的,因此就出现了容量不一致的情况。

② 转速

硬盘转速(Rotation Speed)对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直接的影响,转速是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区别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从理论上说,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从而可以提高在硬盘上的读/写速度。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转速提高的同时,硬盘的发热量也会增加,它的稳定性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如今主流硬盘的转速多为5400rpm(转/分钟)、7200rpm和10000rpm。7200rpm的硬盘已经成为主流。

③ 缓存

缓存(Cache)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简单地说,硬盘上的缓存容量是越大越好,大容量的缓存对提高硬盘速度很有好处,目前市面上的硬盘缓存容量通常为2MB~8MB。

④ 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指的是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寻道时间越短硬盘速度越快。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5ms~13ms之间,大于10ms的硬盘不宜购买。

⑤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又称吞吐率,表示在磁头定位后,硬盘读或写数据的速度。

⑥ 连续无故障时间

连续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是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万小时或4万小时。这项指标在一般的产品广告或常见的技术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时可专门到具体生产该款硬盘的公司网站中查询。

光纤入户常见故障处理流程与方法

FTTH(Fiber To The Home ),顾名思义就是一根光纤直接到家庭。具体说,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FTTB的全称是Fiber To The Building,意思是“光纤到楼”。FTTB采用的是专线接入,无需拨号。它采用光纤直接通到大楼,再用双绞线接到用户的方式,属于专线接入,用户无须拨号上网,开机即可进入互联网。FTTB使用的接入设备是内置式以太网卡,每个用户均可独享双向10M带宽。

现在这两种技术都在广泛的应用,如果出现了故障该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来看下。

一、FTTH故障处理步骤

刚开始做弱电的时候,明确

第一步:查看ONT(光猫) “Power”电源灯的状态。

(1)不亮,表示供电异常,需要检查电源连接和电源适配器是否工作正常

(2)长亮,表示供电正常转第二步。

第二步:查看ONT(光猫) “LOS”灯的状态。

(1)熄灭,表示信号正常转第三步。

(2)闪亮,表示光猫接收不到信号或低于灵敏度,转第五步。

第三步:查看ONT(光猫) “PON”或“LINK”灯的状态。

(1)常亮,表示ONT(光猫)接收到OLT的信号,转第四步。

(2)闪亮,表示ONT(光猫) 接收光功率低于或者高于光接收灵敏度,ONT(光猫)注册不上,转第五步。

(3)  灭,表示ONT(光猫)接收不到OLT的信号,转第五步。

第四步:查看ONT(光猫)“LAN”灯的状态。

(1)灯闪亮,表示光猫与电脑或用户路由器连接正常,转第六步。

(2)熄灭,表示光猫与电脑或用户路由器、交换机连接异常,检查步骤①用户网卡是否禁用,②用网线测试仪检查网线是否正常,③更换光猫LAN口或路由器、交换机其他端口测试是否正常。最终判断是光猫、路由器、交换机、用户电脑的问题。

第五步:检查光衰。

(1)查看光猫接收光功率情况。两种方法:①可以登录到光猫里面查看;

 ②通过PON光功率计查看,拨出ONT(光猫) “PON”尾纤接入光功率计(选择波长1490nm),测试光功率是否在标准值-8~-28dB内(-28已经处于边缘值,建议在-25以内)。

(2)收光功率过小,光衰过大,查看用户家到分光箱的皮线光缆是否有弯曲程度小于90度或损坏。

(3)用户楼道光接箱测试分光器端口收光功率是否正常,正常则用红光笔测试皮线是否通,通则重做两端皮线光缆头,不通则重新拉皮线光缆;收光功率不正常则测试另一个分光器端口确认是否分光器端口故障,测试另一个分光器端口正常则更换分光器端口,不正常则测试分光器总上行口。

(4)二级分光器上行光衰过大时需从二级光交箱、一级光交箱、OLT的PON口输出逐级排查,确定光衰异常的故障点,排查工作需要两个维护人员配合完成。

第六步:拨测用户账号。

(1)断开用户路由器,直接连接笔记本电脑进行拨号

  常见拨号错误代码:

①691 可能的原因有:

账号停机:查看手机是否同时欠费,告知用户宽带到期要去营业厅办理续费,

密码错:请用户发10086 重置宽带密码

账号绑定校验错误:绑定校验错打电话给后台人员处理。

账号已在另一地方上线:表示用户账号被人私自使用,需要后台人员在BAS中清除账号下线后才能重新拨上线。

②678表示宽带连接中断,需要核查光猫信号是否正常,正常则打电话给后台人员检查光猫数据是否正常。

③769表示用户网卡被禁用,需要重新启用网卡

二、FTTB故障入理步骤

第一步:查看ONU  POWER灯和FE电口指示灯状态

POWER灯常亮表示供电正常,

POWER灯不亮表示电源异常,检查是否停电或电源故障。

FE(右)常亮表示连接正常,灭表示无连接转第二步。

FE(左)闪亮表示有数据传输。

第二步:查看用户家对接设备(如路由器)POWER灯和WAN灯状态。

POWER灯常亮表示供电正常,

POWER灯不亮表示电源异常,检查是否停电或电源故障。

WAN灯,常亮或闪亮表示连接正常,

WAN灯,灭表示连接无信号转第三步

第三步: 检查ONU端口是否损坏。

测试端口坏,方法一:用自带网线和笔记本测试端口是否正常上网,FE指示灯不亮,电脑本地连接不可用,不能上网,初步断定端口坏。方法二:解绑用户账号,更换ONU端口测试。测试端口好,则转地四步。

第四步:检测网线。

用网线测试仪检查网线是否正常,正常则转第五步。

不正常则重做网线。

第五步:在用户家挂单机测试

将接在WAN口的网线接到电脑上单独拨号测试,测试正常则可能是用户家局域网或设备问题,超出处理范围。

将接在WAN口的网线接到电脑上单独拨号测试,测试不能正常拨号转第六步。

第六步:查看账号错误信息

691 可能的原因有:

账号停机:查看手机是否同时欠费,告知用户宽带到期要去营业厅办理续费,

密码错:请用户发10086 重置宽带密码

账号绑定校验错误:绑定校验错打电话给后台人员处理。

账号已在另一地方上线:表示用户账号被被人私自使用,需要后台人员在BAS中清除账号下线后才能重新拨上线。

三、网速慢故障处理步骤

第一步:了解用户网速慢具体情况。

常见用户网速慢的分类有:

(1)整体应用都慢。

(2)具体某个网页、网银、微信或视频网站打开很慢或无法访问,其他应用没有问题。

(3)使用WIFI上网慢。

(4)某个游戏应用慢。

第二步:根据反映的情况分类处理。

(1)整体应用都慢

①使用测速网站测速,Ping测DNS是否丢包,延时小于50ms 如果测速情况不好则检查线路。

FTTH处理办法:需要测试光猫的收光功率是否正常,

FTTB处理办法:需要查看ONU的接收光功率情况,需要查看用户路由器或网卡适配情况,是否有CRC错误包。

②重启用户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再进行第一步测试。

③如果整个小区有集中反映网速慢的问题,则需要地市客响室查看OLT上行带宽是否有拥塞,ONU的上行模板限速情况。

(2)具体某个网页、网银、网页微信或视频网站打开很慢或无法访问,其他应用没有问题。

处理方法:打开网页查看是否真的慢,使HTTPWATCH软件进行抓包查看哪个网页元素存在问题。将抓包结果保存发给客响故障专席。

(3)使用WIFI上网慢。

处理方法:检测用户的无线信道是否有干扰,WIFI信号强弱。在手机里面下载一个“WIFI分析仪” APP,检测WIFI信号和信道的强弱,指导用户正确的WIFI信道设置,其中WIFI信号不低于-70dbm,上网质量会较好,WIFI的信道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为宜。

(4)某个游戏应用慢, 

处理方法:如果是网页游戏可以通过HTTPWATCH或IP雷达进行抓包,将无法现场处理的问题,以及抓包结果反馈到客响故障专席,由专席人员由故障专席转给区互联网室进一步跟踪处理。

4 用户路由器故障检查步骤

第一步:查看电源“Power”灯状态。

常亮,表示供电正常,转第二步

灭,表示电源异常,检查是否停电或电源故障。

第二步:查看广域网口“WAN”灯状态

常亮,表示接收到信号,转第三步

灭,表示无信号,检测外线是否有信号,WAN端口是否损坏。

第三步:查看局域网口“LAN”灯状态

闪亮表示有数据传输,正常,转第四步。

灭表示无数据传输。检查网线或对端设备端口是否关闭。

第四步:路由器基础配置过程:

1、设置向导—选择PPPOE上网方式。

2、输入上网的宽带账号、密码。

3、设置无线的SSI即无线信号的名称,设置WPA即无线加密的密码。

4、内网启用DHCP自动获取内网地址。

配置完成后可以看到的拨号上线信息:

第五步:无线设置的注意事项

如果家里只有一台无线路由器而无AP或多台无线路由器做中继时,“无线设置”中WDS不要启用,信道通过手机WIFI测试仪扫描信道后再固定选择某个空闲信道,WIFI 2.4G频段的信号穿墙效果会好一些,5G频段的信号的速率快,但穿墙效果较差。

锐捷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大全

一、基础配置命令

1、准备命令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Exit   返回上一级操作模式
#End   返回到特权模式
#write memory 或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保存配置文件
#del flash:config.text   删除配置文件(交换机及1700系列路由器)
#erase startup-config   删除配置文件(2500系列路由器)
#del flash:vlan.dat 删除Vlan配置信息(交换机)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 hostname switchA   配置设备名称为switchA
(config)#banner motd &      配置每日提示信息 &为终止符
(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 0 star   配置远程登陆密码为star
(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5 0 star 配置特权密码为star
Level 1为普通用户级别,可选为1~15,15为最高权限级别;0表示密码不加密
(config)#enable services web-server 开启交换机WEB管理功能
Services 可选以下:web-server(WEB管理)、telnet-server(远程登陆)等

2、查看信息
#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
#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F0/3端口信息
#show interface serial 1/2      //查看S1/2端口信息
#show interface                //查看所有端口信息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以简洁方式汇总查看所有端口信息
#show ip interface         //查看所有端口信息
#show version               //查看版本信息
#show mac-address-table       //查看交换机当前MAC地址表信息
#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
#show vlan                 //查看所有VLAN信息
#show vlan id 10          //查看某一VLAN (如VLAN10)的信息
#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查看某一端口模式(如F 0/1)
#show aggregateport 1 summary    //查看聚合端口AG1的信息
#show spanning-tree      //查看生成树配置信息
#show spanning-tre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查看该端口的生成树状态
#show port-security     //查看交换机的端口安全配置信息
#show port-security address    //查看地址安全绑定配置信息
#show ip access-lists listname   //查看名为listname的列表的配置信息
 

3、端口的基本配置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入F0/3的端口配置模式
(config)#interface range fa 0/1-2,0/5,0/7-9   //进入F0/1、F0/2、F0/5、F0/7、F0/8、F0/9的端口配置模式
(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可选10,100,auto
(config-if)#duplex full    //配置端口为全双工模式,可选full(全双工),half(半双式),auto(自适应)
(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
(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该端口划入VLAN10中,用于VLAN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该端口设为trunk模式,可选模式为access , trunk
(config-if)#port-group 1     //将该端口划入聚合端口AG1中,用于聚合端口

4、聚合端口的创建
(config)# interface aggregateport 1    //创建聚合接口AG1
(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并保证AG1为 trunk 模式
(config)#int f0/23-24
(config-if-range)#port-group 1        //将端口(端口组)划入聚合端口AG1中

5、生成树
配置多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开启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建立多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mst)#name ruijie                //命名为ruijie
switch(config-mst)#revision 1   //设定校订本为1
switch(config-mst)#instance 0 vlan 10,20      //建立实例0
switch(config-mst)#instance 1 vlan 30,40      //建立实例1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mst 0 priority 4096   //设置优先级为4096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mst 1 priority 8192   //设置优先级为8192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0
switch(config-if)#vrrp 1 ip 192.168.10.1 //此为vlan 10的IP地址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20
switch(config-if)#vrrp 1 ip 192.168.20.1 //此为vlan 20的IP地址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30
switch(config-if)#vrrp 2 ip 192.168.30.1 //此为vlan 30的IP地址(另一三层交换机)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40
switch(config-if)#vrrp 2 ip 192.168.40.1 //此为vlan 40的IP地址(另一三层交换机)

6、VLAN的基本配置
(config)#vlan 10    //创建VLAN10
(config-vlan)#name vlanname // 命名VLAN为vlanname
(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该端口划入VLAN10中
某端口的接口配置模式下进行
(config)#interface vlan 10    //进入VLAN 10的虚拟端口配置模式
(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为VLAN10的虚拟端口配置IP及掩码,二层交换机只能配置一个IP,此IP是作为管理IP使用,例如,使用Telnet的方式登录的IP地址
(config-if)# no shutdown     //启用该端口

7、端口安全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一个端口
(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开启该端口的安全功能


a、配置最大连接数限制
(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ruity maxmum 1 //配置端口的最大连接数为1,最大连接数为128
(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ruity violation shutdown 
 //配置安全违例的处理方式为shutdown,可选为protect (当安全地址数满后,将未知名地址丢弃)、restrict(当违例时,发送一个Trap通知)、shutdown(当违例时将端口关闭,并发送Trap通知,可在全局模式下用errdisable recovery来恢复)


b、IP和MAC地址绑定
(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xxxx.xxxx.xxxx ip-address 172.16.1.1 
 //接口配置模式下配置MAC地址xxxx.xxxx.xxxx和IP172.16.1.1进行绑定(MAC地址注意用小写)

8、三层路由功能(针对三层交换机)
(config)# ip routing       //开启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config-if)# no switchport    //开启端口的三层路由功能(这样就可以为某一端口配置IP)
(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config-if)# no shutdown 
  

9、三层交换机路由协议
(config)# 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172.16.2.1   //配置静态路由

注:172.16.1.0 255.255.255.0  为目标网络的网络号及子网掩码
172.16.2.1 为下一跳的地址,也可用接口表示,如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serial 1/2(172.16.2.0所接的端口)

(config)# router rip     //开启RIP协议进程
(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1.0     //申明本设备的直连网段信息
(config-router)# version 2        //开启RIP V2,可选为version 1(RIPV1)、version 2(RIPV2) 
(config-router)# no auto-summary   //关闭路由信息的自动汇总功能(只有在RIPV2支持)

(config)# router ospf   //开启OSPF路由协议进程(针对1762,无需使用进程ID)
(config)# router ospf 1    //开启OSPF路由协议进程(针对2501,需要加OSPF进程ID)
(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申明直连网段信息,并分配区域号(area0为骨干区域)

10、IP ACL:
交换机采用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分标准(stand)和扩展(extended)两种
a、标准ACL
(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 listname //定义命名标准列表,命名为listname,stand为标准列表
(config-std-nacl)#deny 192.168.30.0 0.0.0.255 //拒绝来自192.168.30.0网段的IP流量通过

注:deny:拒绝通过;可选:deny(拒绝通过)、permit(允许通过)
192.168.30.0 0.0.0.255:源地址及源地址通配符;可使用any表示任何IP
(config-std-nacl)#permit any
(config-std-nacl)#end   //返回

b、扩展ACL
(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listname 
//定义命名扩展列表,命名为listname,extended为扩展
(config-ext-nacl)#deny tcp 192.168.30.0 0.0.0.255 192.168.10.0 0.0.0.255 eq www  //拒绝源地址为192.168.30.0网段的IP访问目的地址为192.168.10.0网段的WWW服务
  

注:deny:拒绝通过,可选:deny(拒绝通过)、permit(允许通过)
  tcp: 协议名称,协议可以是udp, ip,eigrp, gre, icmp, igmp, igrp等等。
  192.168.10.0 0.0.0.255:源地址及源地址通配符
  192.168.30.0 0.0.0.255:目的地址及目的地址通配符
  eq:操作符(lt-小于,eq-等于,gt-大于,neg-不等于,range-包含) 
  www:端口号,可使用名称或具体编号
  可以使用的协议名称(或编号)和端口名称(或编号)请打?查询。


(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any   //允许其它通过
(config-ext-nacl)#end      //返回
(config)#interface vlan 10     //进入端口配置模式
(config-if)# ip access-group listname in   //访问控制列表在端口下in方向应用;可选:in(入栈)、out(出栈)
(config-if)#end     //返回


注:配置ACL时,若只想对其中部分IP进行限制访问时,必须配置允许其流量通过,否则设备只会对限制IP进行处理,不会对非限制IP进行允许通过处理。

二、功能配置命令示例交换机密码
(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 0 100
(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5 0 100
远程登入密码
(config)#line vty 0 4
(config-line)#password 100
(config-line)#end
交换机管理IP
(config)#interface vlan 1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0 255.255.255.0
(config-if)#no shutdown
修改交换机老化时间
(config)#mac-address-table aging-time 20
(config)#end
添删vlan
(config)#vlan 888
(config-vlan)#name a888
(config)#no vlan 888
添加access口
(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0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切换assess trunk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指定特定一个native vlan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10
配置网关:
switch(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254 

显示接口详细信息的命令
show interfaces gigabitEthernet 4/1 counters
接口配置
Switch(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把接口工作模式改为光口。
Switch(config-if)#medium-type fiber
把接口工作模式改为电口。
Switch(config-if)#medium-type copper

VLAN配置
建立VLAN 100
Switch (config)#vlan 100
该VLAN名称为ruijie
Switch (config)#name ruijie
将交换机接口划入VLAN 中:
range表示选取了系列端口1-48,这个对多个端口进行相同配置时非常有用。
Switch (config)#interface range f 0/1-48 
将接口划到VLAN 100中。
Switch (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0   
将接口划回到默认VLAN 1中,即端口初始配置。
Switch (config-if-range)#no switchport access vlan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该端口工作在access模式下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该端口工作在trunk模式下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路由配置:添加一条路由。
switch (config)#ip route 目的地址 掩码 下一跳    
switch (config)#ip route 210.10.10.0 255.255.255.0 218.8.8.8